梅湘:追尋永恆的賞鳥專家
我們在梅湘的音樂之中,可以窺見的,是通往永恆的窗戶。
我們在梅湘的音樂之中,可以窺見的,是通往永恆的窗戶。
自從羅卡馬杜爾朝聖之旅以後,浦朗克重新尋覓信仰,向着靈魂的深處進發。
拉威爾在回憶錄中說:「不論是對我自己還是對別人的益處而言,我從來沒有感到需要將我的美學原則設下公式的必要。如果我真的要這樣做,我會着自己像莫扎特如何直率地對待自己的音樂。」
德布西靜靜地開展了二十世紀的新時代。他直接地影響着以後的作曲家,也根本地開啟了音樂創作的新思路。他沒有提倡過新的學說,卻是以自己敏銳的觸覺,帶領音樂走出新的方向。
理解佛瑞的音樂,欣賞當中的創見與精巧,是認識法國音樂發展的重點,也讓我們更瞭解與我們時代更近的音樂。
聖桑一生對動物有無比興趣。有一次,他發現眼前的螞蟻,頑強地抵禦他的手指的按壓,說:「我投降了,我對它的勇氣無比敬佩。相比之下,有哪個人類,可以抵禦一個長得比艾菲爾鐵塔更高的巨人?」
由幻想到現實,白遼士經歷了當中充滿矛盾的一生。他的音樂,因着了無束縛的幻想力,解開音樂的無窮可能。他的聲音新穎,即使是當今現在,也是新鮮得令人詫異。這些新可能,或許只有如白遼士一般自由馳聘於想像世界的人,才能敢於做到。
1726 年,庫普蘭在出版的《王室音樂會》中,勾劃出他一生融滙文化的願望:「法國與意大利的風格,分裂了法國音樂多年。對於我而言,我只追隨優秀的作品,並不存因着作者或國籍產生的偏見。我持着中立的見解,跟隨這些良好願景,直至現在。」
馬勒第八交響曲於 1910 年 9 月 12 日在慕尼黑首演。這場首演,毫無疑問是馬勒人生最輝煌的一刻。他之前在維也納宮廷劇院擔任了十年的音樂總監,也是一位聞名、完美主義、工作狂的指揮。那時,他離開紐約回到歐洲大陸過夏天,並且指揮首演這首大作,公眾都熱切期待。
蜜運中的伴侶,總會希冀另一半帶來驚喜。如果你的蜜友花盡心思,為你譜上一曲,還要在上面題字,「獻給我的最愛」,你是否會心花怒放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