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大合唱團台灣風情音樂會
唱完最後一首歌之後,掌聲雷動,毫無間斷。個人認為是團員應得的掌聲,也是指揮古育仲應得的。很可惜杜黑沒有來,對於非全職樂團而言,要應付這些 change of artist,真的是頭如斗大!
唱完最後一首歌之後,掌聲雷動,毫無間斷。個人認為是團員應得的掌聲,也是指揮古育仲應得的。很可惜杜黑沒有來,對於非全職樂團而言,要應付這些 change of artist,真的是頭如斗大!
朋友在面書寫了一段與港樂藝術總監迪華特的對話,內容觸及馬勒第八。
前晚坐車回家,聽到電台吵耳女主持不停問議員怎樣交待謝卓飛 (Graham Sheffield) 辭職。我一邊坐車一邊罵。人家辭職,就是擺面明落你面。從來這份工跟文化藝術無關,只是一班既得利益者怎樣去瓜分九龍半島新有而又僅餘的土地。
年輕鋼琴家葉夫蓋尼.蘇德賓(Yevgeny Sudbin)來港演出,主辦單位飛躍演奏香港不惜工本大賣廣告,結果獨奏會全場滿座。而這位今年只有三十歲的鋼琴家,除了是技驚四座外,對樂曲深刻的演繹亦叫人難忘。
小道消息說,某大唱片公司老闆風聞來屆港樂的新總監,對又來一個荷蘭人有點微言。
香港藝術節終於開鑼,整個地鐵站都賣了廣告,香港文化中心內外都有佈置,熱熱鬧鬧的,稱得上是盛事。
這是我第一套買下的西貝遼士交響曲。那大概是大學畢業後不久的事。大學畢業,還沒聽過西貝遼士的交響曲,是很大的缺欠。讀書時,沒有接觸過他的交響曲。研究馬勒時,也沒有抽時間去聽。到畢業時,覺得沒聽過是很大的缺欠。
隔了半個月,昨天寫完了蘇德賓 (Yevgeny Sudbin) 鋼琴獨奏會的稿件,將會在《文匯報》刊登。稿件可說是我在第四台的訪問的整理版。他沒有演俄羅斯大作,演李斯特、拉威爾,也甚是優美。最難忘的反而是他的史卡拉第。
能在香港辦兩場新音樂會,包括三首格拉斯 (Philip Glass) 的弦樂四重奏,而且叫座之餘,觀眾也叫好,絕對令人鼓舞。
這是要推介的唱片。兩個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