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敖山:製造當代風弦琴
「對於我而言,聲音藝術就像古希臘的風弦琴一樣,創作者沒有辦法控制風何時吹過讓琴發聲,也不知道風刮得多強。但是創作者卻是造琴者,設計了這個系統,讓風吹過而製造音樂。」
「對於我而言,聲音藝術就像古希臘的風弦琴一樣,創作者沒有辦法控制風何時吹過讓琴發聲,也不知道風刮得多強。但是創作者卻是造琴者,設計了這個系統,讓風吹過而製造音樂。」
梁基爵的新媒體藝術作品,大都專注於自製電子樂器的現場演出,其中亦強調人與樂器的互動性。對他而言,新媒體的互動性為傳統演出帶來新的一個層次,而即時互動更是重要的部份。
成為作曲家,對女孩子而言,是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?鄧樂妍在人生中,做了兩個與眾不同的決定,而踏上這條不多女孩子走上的音樂之路。
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剛於 6 月 11 日舉行了四十周年音樂會,除了以美籍挪威作曲家雅羅 (Ola Gjeilo) 獨特的合唱曲作主打外,更特別地委約了兩位香港作曲家創作,並在當晚首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