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於臺北香港週新聞發佈會後(上篇):為什麼選余光中的詩?
上年由策劃與演出的《詩人的繆思:余光中詩歌音樂會》,今年十月在臺北亮相。發佈記者會上,記者問:「為什麼選余光中的詩呢?不選香港詩人,例如是也斯?」這看似誤打誤撞,卻撞起了一些籌備音樂會時的思緒。
上年由策劃與演出的《詩人的繆思:余光中詩歌音樂會》,今年十月在臺北亮相。發佈記者會上,記者問:「為什麼選余光中的詩呢?不選香港詩人,例如是也斯?」這看似誤打誤撞,卻撞起了一些籌備音樂會時的思緒。
「詩中有樂、樂中有詩」。余光中的詩,除了有着濃郁的情,文字背後彷彿就與音樂有着深刻的默契。 他的詩作,曾被中、港、台三地作曲家譜成歌曲,調寄故鄉的緬懷,也有對世事的詰問;調寄山水的閒適,也有對人生的省思。音樂會以余光中的文字,貫穿兩岸三地作曲家三十多年間以詩人的詩所譜成的曲,在質樸的香港茶具博物館內,帶來一次全新的詩與樂的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