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論・記事

A collection of 58 posts
王致仁演《哥德堡》:衝激中的思考
評論・記事

王致仁演《哥德堡》:衝激中的思考

現場聽音樂會,不單是要感受音樂的血肉,還是給予藝術家向你直接講述他們思考的過程。這些「說話」或許未必完美,而且也有可能只是我「想得太多」,但是樂音間不斷拍動思緒,肯定不會是單從聽到的聲音而出現。我們走進聆聽的聖殿 (sanctuary),就是祈盼自己靈性會有感悟、昇華的瞬間。 這,或許就是「為什麼還要去聽音樂會」、聽由人血肉之軀演出音樂的最終原因。
14 min read
略談世界合唱比賽和參賽選曲
評論・記事

略談世界合唱比賽和參賽選曲

拔萃男書院合唱團剛在里加 (Riga) 舉行的 2014 世界合唱比賽青年男聲合唱組別奪得錦標賽世界冠軍。行文之時,世界合唱節仍在舉行中。除了世界各地的隊伍外,今年合唱節亦吸引了香港十支合唱團參賽。比起上兩屆的參賽盛況,香港隊伍今年沒有那麼踴躍,不過仍有幾百人遠赴拉脫維亞。究竟世界合唱比賽是什麼樣的比賽?
5 min read
記合唱總決賽聽到的兩曲
評論・記事

記合唱總決賽聽到的兩曲

作為樂評人,我常批評大眾關注的樂壇新聞,不外乎是什麼人在什麼比賽獲什麼獎,很少人關注他們的音樂到底是什麼、如何優秀和那個獎代表什麼。4 月 1 日,又是學界每年一度的音樂盛事:香港學校音樂節的中學組合唱總決賽。我在錄音棚中聽了一整天演出,評判結果沒有將最佳合唱隊頒了給常勝軍拔萃男女書院的隊伍,而是頒了給嘉諾撒聖芳濟各書院的女合唱團。
5 min read
水土不服的《羅恩格林》
評論・記事

水土不服的《羅恩格林》

現實的場景,城堡的磚塊,長劍的單打獨鬥,到最后誣捏者的妻子吞槍自盡(那是軍人式的吞槍,不是指向太陽穴電視劇的那種),全劇錯置在不同時空。友人看了首場,搖頭歎息,說我胸襟廣闊,大概會看得高興。從觀眾歡呼與罵聲的此起彼落,也大概得知觀感兩極,散場之後,好的讚好,罵的大罵。藝術是現實的寫照,正是如此。
3 min re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