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魯克納:大器晚成的交響曲大師
布魯克納從不是一位表現成有強烈主見的創作者。出身於鄉村的布魯克納,在花花世界的維也納,他表現得像個異類。人生充滿猶疑,他的音樂卻展現出超越時代的信念。

1861 年,37 歲的布魯克納,去信予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 (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),希望為他找來一個正式的音樂職位。他在維也納的教堂中,參與面試,並且在幾位音樂學院的考官前,即席在管風琴上,彈起賦格曲來。
宮廷樂長賀爾貝克 (Johann Herbeck) 聽完之後,驚歎布魯克納的琴技:「他應該反過來評核我們才對!」

布魯克納 (Anton Bruckner) 1824 年生於距離林茲 (Linz) 十公里的農村安斯菲爾登 (Ansfelden)。穿過安斯菲爾登的,是多瑙河 (Donau) 的支流,所以整個農村土地肥沃。布魯克納生長於這農村中的校長的家,他的爸爸除了是校長之外,還負責農村教堂中的音樂,在崇拜中彈管風琴。除此之外,他也晚間到村內的酒館拉小提琴,以幫補一家的收入。
布魯克納十三歲時,他的爸爸因病去世。媽媽將布魯克納送往鄰近較大的城鎮聖弗洛里安 (Sankt Florian) 的修道院,成為合唱團的團員。這所修道院於九世紀成立,是上奧地利最大的修道院之一,而且它的巴羅克風建築,宏偉無比。它的圖書館,是奧地利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,藏書達十五萬冊。天花的壁畫,是 1747 年由畫家阿德蒙特 (Bartolomeo Altomonte) 與建築師塔西 (Antonio Tassi) 共同繪製,寓意人類於美德與科學的進程,盡在宗教的護蔭下被保存。
年輕的布魯克納,在這裏繼續接受教育,並且成績出眾。在這充滿哲思之地,不但令布魯克納鞏固自己的天主教信仰,亦讓他接觸大量在鄉村中聽不到的音樂。海頓、莫扎特的音樂,經常可以在聖弗洛里安中聽得到。而布魯克納亦在這裏,對舒伯特的音樂產生興趣。而他亦學習小提琴和管風琴,其中管風琴的成績特別優秀,讓他獲得賞識,在周日的彌撒中擔當管風琴助手。
他會在不久的將來,以擔任出色的管風琴家馳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