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The Originals」五十唱片套裝 一網打盡黑膠年代經典錄音

三十年後,大家知道的,就是鐳射唱片不一定很永久。黑膠唱片的唱聲,與鐳射唱片存在的差別,就是發燒友逃不過發燒友的耳朵,黑膠唱片中着實也有太多寶藏,就是到達數碼年代,仍是為人珍愛。德國留聲機懷緬逝去好年華,早在 1995 年推出「The Originals」系列,以鐳射唱片模仿黑膠唱片的,唱片本身,絲印上黑膠唱片的音軌,而封面當然就是把當年黑膠的封面照抄過來。

「The Originals」五十唱片套裝 一網打盡黑膠年代經典錄音

最近古典音樂唱片界興起了復古風。沉寂了許久的黑膠唱片,慢慢復興起來,好些新錄音竟在黑膠唱片上發行。

發燒友間對「鐳射唱片 vs. 黑膠唱片」的辯論無日無之。數碼的鐳射唱片三十年前開始流行起來,自以為是黑膠唱片的殺手,以一片小小的光碟,取代那張體型大的膠盤。其中的殺着,就是鐳射唱片的永久性:黑膠隨着唱針在唱片上刮,慢慢會磨損。鐳射唱片既沒有機械性的損傷,聆聽容易,收藏也簡便。

三十年後,大家知道的,就是鐳射唱片不一定很永久。黑膠唱片的唱聲,與鐳射唱片存在的差別,就是發燒友逃不過發燒友的耳朵,黑膠唱片中着實也有太多寶藏,就是到達數碼年代,仍是為人珍愛。德國留聲機懷緬逝去好年華,早在 1995 年推出「The Originals」系列,以鐳射唱片模仿黑膠唱片的,唱片本身,絲印上黑膠唱片的音軌,而封面當然就是把當年黑膠的封面照抄過來。

以原裝封面作鐳射唱片把舊錄音 re-issue 的遽頭,相當成功。還是學生的我,掏腰包買過當中不少好錄音:歷克特 (Sviatoslav Richter) 彈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,以其無懈可擊的技術,彈出樂曲的苦澀與澎湃;克萊伯 (Carlos Kleiber) 指揮維也納愛樂指的貝多芬第五,是驚慄於命運敲門的最佳詮譯;阿嘉莉殊 (Martha Argerich) 首演獨奏會的錄音帶點舊,但那近乎瘋狂的普羅歌菲夫觸技曲與李斯特 B 小調奏鳴曲,幾十年後的今天,還是技驚四座。

這系列引起「翻版舊封面」的風潮,延續至今天,還有不少唱片以這個無限復活方程式重出江湖。唱片公司如今將這系列結集出版,再版的再版,唱片重印的事業,果真無窮無盡。

這套 50 唱片的「The Originals」盒裝,其中一個很大的優點,是它包含的曲目選擇,相當均衡。交響曲的有貝多芬、舒伯特、孟德爾遜、布拉姆斯、馬勒與柴可夫斯基,鋼琴協奏曲有柴可夫斯基、莫扎特、普羅歌菲夫、蕭邦、李斯特等等如果你是初哥,想接觸古典音樂,這裏收錄了最基本要聽的基本樂曲。而且,當中好些錄音版本,也是我們稱之為一時無倆的經典。剛才提到的克萊伯貝多芬第五是其中一張,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好的貝五版本。我一直也很怕什麼最好指揮、最好錄音等招牌式稱讚,但克萊伯的貝多芬第五,幾乎塑造了全球廣大樂迷對「命運敲門」的具體意念。

另外一個有時代意義的錄音,是約甘 (Eugene Jochum) 指揮奧爾夫 (Carl Orff) 的《布蘭特詩歌》(Carmina Burana)。這個演出不單有着作曲家本人親自聽過最後成品,是作曲家肯定的版本,獨唱陣容鼎盛,合唱團具爆炸力之餘,又能擅演細緻的段落。雖然大眾最熟悉的,只是開首的《O Fortuna》,對其餘五十九分鐘的音樂,也許沒有認識,但約甘的演繹能把這長篇作品演得生龍活虎,毫無冷場。一小時過後,音樂還要屢試高峰,能量沒有絲毫減退。一如貝多芬第五,要我提供一個想當然的《布蘭特詩歌》版本,非約甘 1968 年版莫屬。

而我拿出來第一張聽的,是貝姆 (Karl Böhm) 的魔笛 (Die Zauberflöte) 完整錄音。這 1964 年錄音,有着經典的男聲陣容:王子是男高音 Fritz Wunderlich,捕鳥人帕帕基奴是 Dietrich Fischer-Dieskau,而祭司是 Hans Hotter,這陣容真的一時無兩,反倒女聲完全被這鐵三角比下去,令這錄音成為著名的男強女弱版本。這套裝中包含的完整歌劇,還有華格納的《崔斯坦與依索爾德》(Tristan und Isolde)。同樣由貝姆指揮,華格納演得與莫扎特完全不同。莫扎特的《魔笛》速度緩慢,雍容華貴,《崔斯坦與依索爾德》則比一般的要急迫。

十年前左右,唱片店充斥着五至十張唱片左右的主題薄盒,以作曲家完整交響曲、完整協奏曲等為主題,將唱片再發行。近年的主打,就是這些 50 張唱片綑綁一起的大盒套裝。對於有聽古典音樂習慣的讀者,這些大盒套裝,總必會跟家中的藏品重複了一點,差只差在重複多少,但付出少許能擁有其餘沒有的唱片,原來也有一定吸引力。而對於新聽眾而言,這些套裝不像主題薄盒般專門,而是像簡便的 set dinner,一次個嘗嘗好些經典菜式,還是件樂事。

文章刊於 2014 年 12 月號《Art Plus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