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德爾遜:才華橫溢的先知

孟德爾遜為巴赫籌款,豎立銅像。而他在萊比錫的工作,也令他成為萊比錫的標誌。他的銅像,現聳立在聖多馬大教堂附近。

孟德爾遜:才華橫溢的先知

孟德爾遜的銅像,聳立在萊比錫迪特希環路 (Dittichring) 聖多馬大教堂 (Thomaskirche) 對外的空地。在銅像的底座,刻了一句「願音樂只述說尊貴」(“Edles nur künde die Sprache der Töne”),而坐在孟德爾遜下面的,是繆思和代表聖樂與俗樂的天使。


圍繞着孟德爾遜身邊的,盡都是頂尖的思想家和知識份子,他也以卓越的才華,在非常年輕時已寫出成熟的樂章。
圍繞着孟德爾遜身邊的,盡都是頂尖的思想家和知識份子,他也以卓越的才華,在非常年輕時已寫出成熟的樂章。

孟德爾遜 (Felix Mendelssohn) 1809 年生於漢堡,他的祖父是生於貧困的猶太哲學家摩西.孟德爾遜 (Moses Mendelssohn),主張猶太與德國文化的融合,後來有着「德國蘇格拉底」之譽。他的爸爸則是一位銀行家,在柏林有着不錯的生意。孟德爾遜年紀輕輕有着豐富的音樂才華。1818 年,時年九歲的孟德爾遜首次公開演奏當時著名的作曲家杜錫克 (Jan Ladislav Dussek) 的軍隊協奏曲,他把樂譜全部唸在心裏的演奏,令公眾嘩然。

不過,他的風頭,卻被他的姊姊芬尼 (Fanny Mendelssohn) 完全蓋過。皆因她彈的,是背譜演奏巴赫《十二平均律鍵盤曲集》中 24 首前奏曲。其實,他的姊姊的音樂才華和鋼琴技巧,甚或比他的弟弟驚人。而他們一家人,連同另外兩位弟妹,也是智慧驚人。他們閒時的讀物,是霍瑞斯 (Horace) 以古希臘文寫成的《詩歌的藝術》。他們的習作,是以英雄詩的步格寫德語詩歌。當然,作曲也是玩意之一:姊姊的創作甚多,而12 歲的孟德爾遜,就獲家人聘請好些樂手,把他寫的歌劇全套上演。

或許,這會令我們以為,孟德爾遜的家庭背景,令他自然地贏在起跑綫上。事實上是,他對各種學問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,令他聚首身邊的,都是頂尖的知識份子。他家中的座上客,有詩人海涅  (Heinrich Heine)、自然科學的先驅洪堡 (Alexander von Humboldt) 和哲學家黑格爾 (Georg Wilhelm Friedrich Hegel)。孟德爾遜後來入讀的柏林大學,正是黑格爾在 1830 年當上校長的地方,而他也是黑格爾美學課的學生。歌德 (Johann Wolfgang von Goethe) 在聽了 12 歲的孟德爾遜即興演奏,還演了他所寫的鋼琴四重奏後,將他與莫扎特扯上關係:「孟德爾遜與莫扎特的關係,就是在孟德爾遜出口成文的年紀,莫扎特還只能牙牙學語。」


孟德爾遜 17 歲前完成的兩部作品,至今仍佔據着重要地位。《仲夏夜之夢》序曲,以其優雅而生動的旋律,加上仔細的樂器編配,令人感到耳目一新。序曲沒有仔細地跟隨莎士比亞的故事,卻勾起了故事中的人物和場景。輕巧的弦樂生動地描繪了精靈們在森林中的舞蹈。隨之而起的,是古老而繁榮的雅典城的齊奏。兩支單簧管的獨奏忽然令音樂平靜下來,但下面的大提琴卻充滿着暗湧,這裏雅典大公的女兒赫米亞和青年拉山德,雖然相愛,卻面對着被父親拆散的命運。被精靈惡作劇變成驢頭人身的波頓,在婚宴中的舞蹈,完結了序曲的首部份。姊姊芬尼形容孟德爾遜「以音樂描繪每個人物,並把他們再創造。」

《仲夏夜之夢》中開始的四個和弦,雖然簡單,但像打開了仙境一般,為以後故事揭開序幕。寫下這幾個音符的孟德爾遜,雖只有 17 歲,卻是妙筆生輝。
《仲夏夜之夢》中開始的四個和弦,雖然簡單,但像打開了仙境一般,為以後故事揭開序幕。寫下這幾個音符的孟德爾遜,雖只有 17 歲,卻是妙筆生輝。

而弦樂八重奏更讓他一展掌握大型作品的技巧。建基於古典風格的結構,音樂卻有着不少創新之處。活力澎湃的第一樂章,幾乎令整個奏鳴曲式的呈示部充滿張力。孟德爾遜更大膽地一手處理八個獨立聲部,令這作品成為極少數用六支或以上提琴而聲部獨立的作品。

更重要的,是樂曲的循環 (cyclical) 處理。最後一個樂章,孟德爾遜讓之前三個樂章的材料重現,令樂曲歸於統一。雖然,這不是新鮮的做法,貝多芬在第五交響曲中,也在最後一個樂章回望一下之前三個樂章命運折騰過的痕跡,但是孟德爾遜卻在這裏自然地回望以前樂章的意境,渾然天成而不只是單單引用以前的材料。這種更上一層樓的做法,被現代的音樂學者演繹為哲學家黑格爾提倡對歷史的自我認知 (self-consciousness) 的實踐,甚或影響了整個十九世紀的德國音樂;以後多樂章的長篇幅作品,無一以終樂章作為前樂章的總結為目標,彷彿終樂章的意義,就是實現以前樂章——亦即是音樂的歷史——存在的任務。


孟德爾遜擁有過人的音樂才華,而且亦擅於繪畫。1838 年他以水彩繪畫了聖多馬大教堂。
孟德爾遜擁有過人的音樂才華,而且亦擅於繪畫。1838 年他以水彩繪畫了聖多馬大教堂。

孟德爾遜更重要的歷史使命,是把巴赫 (Johann Sebastian Bach) 由寂寂無名的深淵中帶回光明的地上。1823 年,時年 14 歲的孟德爾遜,從外祖母的手中獲得一份禮物:巴赫《聖馬太受難曲》的抄本。這首作品在巴赫逝世後,在萊比錫中已然寂靜接近半個世紀。孟德爾遜母親的家族,與巴赫的家族關係頗為密切,孟德爾遜的姨婆,正是巴赫的其中一個兒子的學生。於是,他們總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的巴赫抄本:或許是巴赫的兒子本身也不太理會這些寫有音樂的紙張。

但當這些抄本落在年輕的孟德爾遜手上時,他卻如獲至寶。其實,《聖馬太受難曲》不是完全被遺忘。他的老師兼柏林歌唱學院 (Berliner Singakademie) 的創辦人塞爾特 (Carl Friedrich Zelter) ,就曾經嘗試演出,但面對着雙合唱團和大型樂團、不太易讀的樂譜和對十九世紀樂手而言相當艱澀的音樂語言,塞爾特對重演這作品根本不樂觀。他還對孟德爾遜說:「就憑如你一般的幾頭年輕驢子,難道真能成功演出?」

與孟德爾遜一同熱衷的男中音德利恩 (Eduard Devrient) 回應道:「年輕之時,正是克服困難之際。」孟德爾遜花了六年的時間,閱讀和整理抄本,加上適當的演繹符號,整理了一份演出版本的《聖馬太受難曲》。雖然,這 1829 年的版本,只有現在我們認識的《受難曲》一半左右的篇幅,但這次重演卻是柏林的盛事。據說,在柏林歌唱學院的音樂會,一千多人買不到票而被拒諸門外。孟德爾遜不單把巴赫帶回光明處,更令巴赫忽然在普羅大眾間成為爭相認識的熱論。巴赫不再是一位只專注音符的工匠,而是一位超凡有着根本重要性的作曲家。如果要選十九世紀的一個最重要的音樂會,1829 年 3 月 11 日由孟德爾遜指揮演出巴赫的《聖馬太受難曲》,絕對是首選。


孟德爾遜的受歡迎程度,與日俱增。1835 年,他獲委任為萊比錫布業大廳樂團 (Gewandhaus) 的指揮,一年指揮超過二十場音樂會。他力主樂手提升技巧,才能把作曲家的音樂如實發揮;把古老作曲家的作品重演,讓人重新認識巴赫、韓德爾等大師;發掘當代的德國作品,親自首演如舒伯特、舒曼等交響曲。有時,他還在鋼琴擔任協奏曲獨奏。在萊比錫的 12 年,他一手令萊比錫成為音樂重鎮。

他亦一直創作。他的交響曲,紀錄了巡遊之年在意大利、蘇格蘭的所見所想。他的神劇,受着巴赫、韓德爾的影響,亦令這曲種再次受重視。他寫了不少合唱曲和管風琴曲,給巴赫曾當過聖樂長 (Kantor) 的聖多馬大教堂演奏。不論他的創作還是他的演奏,都如日中天。他的名聲亦遍及歐洲,多個地方都爭相邀請他巡迴演出。

孟德爾遜為巴赫籌款,豎立銅像。而他在萊比錫的工作,也令他成為萊比錫的標誌。他的銅像,現聳立在聖多馬大教堂附近。
孟德爾遜為巴赫籌款,豎立銅像。而他在萊比錫的工作,也令他成為萊比錫的標誌。他的銅像,現聳立在聖多馬大教堂附近。

觀乎他創作的份量和重新發掘巴赫音樂的貢獻,我們今天沒有把孟德爾遜形容為音樂史上的巨人,或許是因為他英年早逝。他辭世時只有 38 歲,他的姊姊正是比他早離世幾個月,對他打擊沉重。他疲於奔命的演出時間表,他熱衷工作的廢寢忘餐,也令他精神極度緊張。一連串中風,除了奪去他的性命,更令這位滿有魄力和遠見的音樂家的事業猝然中止。

不過,他猶太人的身份,也令他在往後的日子受了不少損害。華格納出言攻擊猶太人的音樂,並把孟德爾遜的作品,形容為「甜美卻毫無深度」。華格納論述什麼才是德國音樂,把孟德爾遜講求典雅和平衡的美學摒諸門外。大半個世紀後的 1938 年,孟德爾遜的在萊比錫布業大廳門外的銅像,被納粹黨命令拆毀。他爸爸的銀行,一直運作至這一年,也被納粹將其清盤。

1943 至 1944 年,盟軍猛烈地空襲萊比錫,這本來屬於巴赫和孟德爾遜的城市,幾乎被移為平地。音樂繁盛的布業大廳,被完全炸毀。重新認識孟德爾遜,就如布業大廳擇地重建一樣,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才真正開始。


作曲家白遼士說:「世上只有一位上帝,那就是巴赫,而孟德爾遜就是他的先知。」若果沒有了這位先知,我們不能肯定巴赫會不會還淹沒在聖多馬大教堂的泥土下,也不能肯定以後的交響曲,能不能有着如思想家般完整的論述和結構。

孟德爾遜的重要性,不單純是因為他那滿有貴族氣派的音樂,或在聖樂和交響樂的創作,又或是他的博學和才華,而是因着他的毅力,展開了翻天覆地的音樂探索之旅。

他的音樂探索之旅,就像當年遊走歐洲的朝聖旅程。因着他的探索,我們認識到巴赫,認識到正在興起的浪漫主義,還有認識到當年走在知識最前綫的思潮和音樂。而他所受的古典教育,在他裏面發酵,為以後的德國浪漫主義,立下了穩建的根基。

他的名字意思為幸福 (felice),看上去只是父母卑微的祝願,但結果他過的一生,卻是一直在做偉大而完滿的事。

此文章為 「音樂遊蹤」講座系列:德國站講座系列 之專題文章。講座日期為 2013 年 7 月 24 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