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曼:交織矛盾的浪漫詩人
舒曼最後兩年在波恩市郊安德尼希的精神病院渡過,但精神較好時,他會走到這貝多芬出生的城市,憑弔貝多芬的往事和遺跡。

1840 年 9 月 13 日,舒曼送了克拉拉一份禮物。在這禮物的開頭,舒曼寫道:「我親愛的、年輕的妻子,首先,讓我在這妳當上妻子的第一天,也是妳 22 年人生的第一天,溫柔地親吻你。」
這將會是一本兩人共同擁有的日記,紀錄這段婚姻開頭幾年的大小事。「這本由我開始書寫的小書,有着非常親密的意義。它將會紀錄家中和我們的婚姻中感動我們的所有事。它將會記下我們的願望和祈盼。它將會是互相祈求的小書,尤其是我們發覺言語已不足以表達之時。它將會是當我們誤會時的中介和諒解。簡而言之,它會是我們的好友、摯友,是我們信賴和開啟心扉的對象。」
舒曼 (Robert Schumann) 是一個怎樣浪漫的人?或許在他的文字中,我們感受到一二。1828 年 8 月,18 歲的舒曼開始跟隨維克 (Friedrich Wieck) 學習鋼琴,並住在他的家中,亦因而認識了老師九歲的女兒克拉拉 (Clara Wieck)。雖然,克拉拉不是一個有着廣闊學識的女孩,她在父親的教導下,卻出奇地彈得一手好琴。她形容過父親是位暴君,控制着她大至演出、小至起居的所有事,但克拉拉卻「每天感激他,感激他給我的新鮮感,起碼這藝術上的新鮮感一直伴我到老年。」

1835 年的春天,舒曼開始和克拉拉互生情愫,兩人互換情書。不但如此,兩人在音樂上也連結在一起。舒曼的第一鋼琴奏鳴曲,不單題獻予克拉拉。克拉拉的鋼琴作品《幻想場景:鬼神的芭蕾》(Scène fantastique: Ballet de revenants) 中一踏一跳的主題動機 (motif),走進了舒曼的奏鳴曲中的第一樂章。而舒曼奏鳴曲中的方丹戈舞 (fandango),則給影響了整個《幻想場景》中段。
舒曼的創作,一直也離不開克拉拉。在 1837 年的《幻想小品》(Fantasiestücke) 裏,舒曼幻想着克拉拉與歌唱老師班克 (Carl Banck) 調着情,並以這作品來調侃克拉拉。這位老師,是克拉拉的父親找來給女兒認識,希望女兒把舒曼忘掉。結果,父親的如意算盤打不響,下半年時,舒曼和克拉拉和解並熱切地互相追求起來。這開始了兩年熱烈的交往,兩年間的書信多達 275 份,他們也在這時互換了終身的期許。這一年,也是舒曼創作《大衛同盟舞曲》(Davidsbündlertänze),把克拉拉作品的一句旋律引用到舞曲中,並將這主題附註為「C. W.」。
父親經常為舒曼製造麻煩,最重要的原因是父親不想克拉拉與舒曼為伴。他要求舒曼有一定的月薪;他在音樂圈中散佈他不滿舒曼酗酒的事;他威脅與克拉拉脫離關係。我們會想,父親把克拉拉視作搖錢樹,掌握着她巡迴演出,把她視成為生財的工具。但我們不得不考慮,舒曼當時是一位在法律學院翹課、情緒大起大落而且經常喝酒的年輕人。
結果,父親不肯讓步,令舒曼狀告至萊比錫法院,希望法院介入婚事。他小心翼翼地辯論和遵守司法程序,經歷一年多的訴訟,舒曼終於在法院中戰勝了克拉拉父親。他們的婚禮,在萊比錫市郊寧靜的舍納菲爾德教堂 (Schönefelder Kirche) 舉行,時年 1840 年。克拉拉寫道:「這是我最難忘的一天 ...... 我最懇切的祈禱就是上天賜予我的舒曼無盡歲月:啊!當我想到我可能失去他,我的思緒就完全地亂了!願上天阻止這悲劇臨到我身,因為我不能承受。」